湯佳麗報道:9月24日,由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深圳文博會公司主辦,由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深圳基地、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承辦,由澳門文化推廣協會、深圳華薈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座談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出席并致辭。眾多專家、學者、商界代表從各自領域出發,深入討論如何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
龍宇翔致辭
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向各位領導和專家的出席表示熱烈歡迎。他說,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努力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是當前國際傳播工作的重點前進方向。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作為國家對外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重要窗口,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思想為指導,長期深耕于國際文化傳播與交流領域,深入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文交流活動,先后在聯合國總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俄羅斯、德國、芬蘭、瑞典、摩洛哥、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舉辦“水墨聚焦”書畫藝術展、“和諧之聲”文藝演出,組織中國最優秀的傳統劇目《劉三姐》走進泰國、舉辦“一帶一路”國際時尚周等大型國際交流活動,不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以開放自信、謙遜謙和的姿態廣交朋友,努力打造知華、友華國際輿論朋友圈。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將繼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國際傳播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幫助國外民眾認識全心全意為中國人民謀幸福而奮斗的中國共產黨,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做出新的貢獻。
王躍軍主持座談會
深圳報業集團黨組副書記、副社長、總經理,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董事長王躍軍主持座談會。他指出,本次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座談會可謂風云際會、恰逢其時。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進一步提高文博會國際傳播力”;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堅持文化自信,強化中華文化傳播推廣和文明交流互鑒。國家文旅部產業司對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提出要立足粵港澳大灣區,聯合各方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要求。因此,本次座談會的核心就是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發揮自身優勢,進一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探索粵港澳大灣區講好中國故事的多種路徑。
曾沂靖發言
香港貿易發展局深圳代表曾沂靖表示,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遠景規劃對香港的新定位是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因此對外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企業的品牌故事重要性凸顯。他認為,要最大程度發揮香港對外優勢,文化與民生、科技、時尚要做到“三融合”。讓文化融入產品和生活,讓香港精通中西文化優勢與深圳科技引領優勢疊加,讓傳統文化元素融入當下時尚潮流,有效疊加香港和深圳及大灣區不同城市的各自優勢,形成最大合力,講好中國故事,講好中國企業的品牌故事。
丁瀟發言
澳門文化推廣協會理事長丁瀟介紹,在雙方共同努力下,深澳文化合作成果豐碩。深澳雙創周自2017年持續至今,深澳兩地青年每年一起在深圳、澳門做展覽;深澳共同制作的電視劇《灣區兒女》是至今唯一同時獲評商務部與中宣部“走出去”計劃的電視劇。未來澳門文化推廣協會還將與深圳報業集團合作,在深圳建立澳門創業項目孵化基地,讓澳門人只需帶著智慧,“拎包式入住”到深圳創業。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博物館館長陳履生,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館員、廣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丘樹宏,澳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徐杰,深圳錦繡中華·民俗村總經理汪凡,景德鎮學院陶瓷研究所所長吳維惠,才博教育創始人杜建平,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深圳)國學部主任魏北從博物館國際交流、語言文化學、科技賦能文化、文商融合等不同角度做主題演講,為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建言獻策。
合影
十三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楊志今,十二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張秋儉,十二屆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專委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會長范利,十二屆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日報社原黨組書記、社長朱靈,國家宗教事務局原副局長蔣堅永,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理事長、國京書畫院院長張建國等領導與近百名嘉賓共同參加座談會。(攝影:鐘稼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