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按照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的要求,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中醫藥與健康委員會結合工作實際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龍宇翔(左)與泰國副總理維薩努·科安博士(右)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中醫藥學包含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堅持中西醫并重,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龍宇翔說,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的重要指示,是指導中醫藥與健康委員會開展工作實踐的強大思想武器,中醫藥與健康委員會要致力于推動中醫藥文化海外傳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堅持中醫藥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好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合影
中醫藥與健康委員會專家、香港新中醫學院院長侯平教授表示,習總書記對中醫藥高瞻遠矚,堅持中醫藥的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是中國強國強民的壯舉,對我國醫學文化傳播具有重要意義。委員會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客座教授、慈方中醫館館長賈海忠教授,長年為國防大學國際防務學院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的高級軍官舉行《了解中醫》的專題講座,他說,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增強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消除門派觀念,匯聚各方力量,發揮特色優勢。委員會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臨床特聘專家、世界針灸聯合會腹針傳承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針灸學會腹針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薄智云教授表示,要傳承好祖國的中醫學文化,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為促進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合影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醫藥與健康委員會結合實踐,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開展傳統醫藥國際合作。國際間傳統醫藥領域合作應始終以對接國家戰略為重要補充內容,以中醫藥發展大局為前提,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今年5月,中醫藥與健康委員會成功在泰國曼谷召開了《首屆國際醫學文化與創新技術高峰論壇》,接待了德國、韓國、巴基斯坦等國家醫學專家的來訪和交流,重點推出和介紹了艾灸、推拿按摩、傳統中藥和其他非藥物療法,挖掘和推助“腹針技術”的推廣應用,下一步還將進一步強化此類工作,使優秀的傳統醫學進一步發揚光大。二是借助“互聯網+中醫”途徑,促進傳統中醫的現代化進程。中醫藥與信息技術融合發展,將引領傳統的中醫藥革命,通過“互聯網+中醫”的模式,建立海外合作平臺,通過可穿戴設備,遠程醫療及物聯網健康社區等,發揮協同創新機制,對中醫藥的國際化發展起到重要作用。與御頤生醫療集團進一步合作,推動中醫中藥在社區康養領域的廣泛應用,讓國人認同中醫、為國醫而自豪。三是舉辦好大型的國際中醫藥領域學術會議。健康問題一直都是全世界關注的共同話題,而中醫藥文化走出去,不能只附著于中醫藥本身,更要借助多元產業化的力量,而召開國際性的會議,無疑是較有效的一種方式。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中醫藥與健康委員會擬定于2020年上半年召開《首屆桃花源國際康養大會》、下半年擬召開《首屆中國傳統醫學文化對話論壇暨優秀傳播使者和企業表彰大會》。四是搭建傳統醫學文化交流平臺,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合作。中醫藥健康服務業是我國國際貿易發展新的增長點。隨著全球范圍的“回歸自然”理念,草本精華和動植物藥應用會更加廣泛,以青蒿素為代表的中藥有效成分提取和藥效研究,為中醫藥在疾病預防中的作用逐步融入到國際醫學體系中做出了里程碑式的典范。委員會將致力于搭建交流平臺,堅持科學精神,堅持推出與引進,為中醫中藥的全面走向世界,將優秀的民族醫學文化深入廣泛的推向世界發揮積極作用。